緊急包紮競賽 建德國中獲特優

為了深化學生對於地震防減災的正確觀念、落實救護技能的實作,基隆市政府六日在百福國中舉辦緊急救護包紮比賽。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了深化學生對於地震防減災的正確觀念、落實救護技能的實作,六日在百福國中舉辦緊急救護包紮比賽,全市十五所公立國中每校派出二隊參加,比賽刺激有趣,最終由建德國中獲得特優,銘傳國中及武崙國中則獲得優等。
 基隆市致力於地震災害的扎根工作,為強化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特別辦理救護包紮競賽,比賽現場設有六個測試關卡,包括「頭部巾狀包紮」、「巾狀包紮─懸臂帶包紮」、「頭部帶狀包紮」、「手部帶狀包紮」、「手部繃帶包紮」、「腳部繃帶包紮」,競賽內容以救護流程之順暢與正確性、時間掌握、精緻度(美觀)、牢固性、以及團隊合作為評比項目,每校各派出A、B二隊,每隊由三人組成競賽,每一位學生需專精二種包紮技能,依試題內容闖關,再因受傷部位不同,而選擇三角巾或彈性繃帶以完成簡易包紮技能。
 教育處長林祝里表示,災害防救的演練必須是終身學習與持續精進的課題,各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都需要進行災害防救的演練,依身心智能的發展,災害防救的能力可分為自我照護(國小)、協助照護(國中)及規劃執行(高中),而充實國中學生的緊急救護技能也刻不容緩,學校除健教、童軍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外,更鼓勵學校辦理相關技能訓練或競賽,讓學生有緊急救護技能及防災素養。
 各校為爭取好成績,學生利用午休或下課時間勤練;參與競賽的學生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經驗,透過學習包紮技能,日後能在意外發生時貢獻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