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圖布袋戲體驗營 與傳統戲曲藝術拉近距離

花蓮市立圖書館布袋戲體驗營,小朋友為戲偶上色。(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西田社傳統劇場與花蓮市立圖書館合作舉辦的「花蓮偶戲文化節─掌中戲代代傳」活動,一連兩天在洄瀾文創生活藝能教室,分別開設學生場次和成人場次「掌上嬉‧代代傳」教育體驗營,計有五十位學員參加,由戲偶上色著手,從「頭」開始認識偶戲,讓民眾近距離接觸傳統戲曲藝術。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自二0一七年起,在花蓮縣內十三鄉鎮進行「東海岸布袋戲巴士」計畫獲得如潮好評,累積多年經驗後,今年推出「花蓮偶戲文化節—掌中戲.代代傳」計畫,透過偶戲文化節的辦理,分享具有深度的文化經驗。
研習工作坊七日登場,首先由西田社傳統劇場編導、主演黃明隆老師介紹布袋戲文化。課程也讓學員為戲偶上色,有別於傳統生、旦、淨、末、醜的各式樣貌,學員各個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繪製出一尊尊極具特色的戲偶,為課程帶來更多的歡樂與趣味。
 體驗操作偶戲時,老師示範包括走、跑、坐、翻等等操作,只見小學員們七手八腳地拚命翻弄戲偶,卻做不出理想動作,不禁感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看似平常的演出,其實都需要下真功夫。
 教學當中,黃明隆老師也帶著兒子黃暄皓以親子行動力展現傳統戲曲文化。他表示,研習推廣是希望不論年紀大小的學員都可以體認傳統藝術之價值、風格及其文化脈絡,只有透過接觸,才可以尊重並拉近與傳統表演藝術的距離。
 吳正德老師也帶領大家賞析傳統布袋戲音樂,並示範鑼鼓節奏,現場提供樂器供學員實際操作,熱鬧的傳統樂曲特別能感受偶戲的節奏,也讓許多學員討論起兒時看戲的熱鬧。
 經過每場次八小時紮實的研習,課程昨日於洄瀾文創藝能教室圓滿完成,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在地藝文能量需要鼓勵與支援,透過此次研習,希望民眾可以再次感受布袋戲的精彩與手感溫度,新思維加入,也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傳統戲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