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迎燈會 優化人行空間

新竹市政府進行市區42處路口纜線地下化工程,除讓視野及天際線變乾淨美麗,也提供行人更安全的人行空間,預計年底全部完工。(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籌備明年台灣燈會的人行空間優化,新竹市政府爭取內政部一點六億元經費,年底將完成東大路、西大路及中華路共四十二處路口的纜線地下化、號誌共桿工程,除將纜線地下化,讓視野變得乾淨,更退縮人行空間,讓行人行經斑馬線更安全,目前已完成二十九處路口,有感的人行通行空間和纜線地下化,讓民眾逐漸習慣步行。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市長林智堅說,這次纜線地下化改造有兩大重點,先是一改過去電纜線佈滿天空、多桿林立的街道景觀,竹市舊城區有高密度的古蹟與歷史建築,透過纜線地下化,也有助於讓古蹟重現,讓市民一窺美麗的古蹟外觀,像日治昭和時期、已八十四年歷史的市定古蹟「專賣局新竹支局」,是現今台灣菸酒(股)公司新竹營業所,就因為纜線地下化的整併後重現古蹟原貌。
 第二個重點是打造人本環境,讓民眾走在街道上更安全,此次舊城區四十二處路口的纜線地下化,已辦過超過百次會勘,打造行人等待空間、中央分隔島、行人庇護島、行穿線退縮等保護政策,除讓行人行走更安全,也讓市民更習慣在舊城區走路。
 交通處表示,此次工程整合路牌、紅綠燈與行人號誌到單一電桿,改造人車繁雜的舊城區路口,並從人本角度設計、重整空間,讓每個人都能安心步行。
 目前已換三百七十六面老舊混亂的牌面,以內照式牌面取代傳統鋁製牌面,並增設九十七處號誌共桿;未來四十二處纜線下地後、會新設八十九處行人庇護道,並退縮行人穿越道線、減少路口人車衝突,總計路平面積達四萬八千平方公尺,施工進度已達八成,有二十九處路口完成,預計年底完工,迎接明年台灣燈會來新竹市的賞燈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