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治小花蔓澤蘭蔓危害,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以遙控無人機於小花蔓澤蘭花期拍攝,盤點小花蔓澤蘭分布位置及面積,彙整分析小花蔓澤蘭分佈熱點,劃設分工網路,整合公部門資源與各機關共同推動小花蔓澤蘭防治工作,期能更有效率地執行防除作業。
花蓮林管處昨日表示,今年度共辦理五場防治宣導活動,近千人參與,移除逾二千六百公斤。花蓮縣政府則進入部落辦理宣導活動,共辦理六場,至十一月中旬為止共收購一百零三公噸。
小花蔓澤蘭原產中南美洲,因強勢的入侵特性而名列世界保育聯盟「世界百大入侵物種」名錄,小花蔓澤蘭生長快速 (一天可生長二十四公分 ),在國外有「一分鐘一英里」之稱,其不定根可以重新長出新的植株,花期時每平方公尺可產生高達十七萬顆風媒傳播的種子,再加上沒有制約他的物種,驚人的繁殖能力使小花蔓澤蘭在短短的十幾年間蔓延全台。
花蓮林管處指出,移除小花蔓澤蘭是全民運動,不只國有林地及公有地應編列除蔓作業,私有地的防治也非常重要,林管處已成立「花蓮縣外來入侵種植物移除作業平台」,廣邀轄區各機關單位、NGO團體、社區、部落、學校及民間企業等,共同推動小花蔓澤蘭防治工作,避免私有地成為防治缺口。林管處也特別提醒,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二月是小花蔓澤蘭的花期,民眾若見蔓草已開花,為避免花粉及種子擴散,請暫停除蔓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