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文化局提供)
北市府文化局四日表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自即日起到明年三月十四日止,推出「標註‧記憶──二二八人權展」,展出版畫、雕塑及二二八受難者群像,更設計手機遊戲APP,並串連全臺二二八事件歷史人權議題、地景及紀念館所,鼓勵觀眾透過展覽,思考該地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意義與特性。
文化局說,這次特展主視覺為一個帶著淚珠的座標圖像,象徵標註二二八歷史,而悲傷的淚水,會有轉變為清晨朝露的一天;另外,展覽也借用時興的社群媒體及當代藝術語彙,讓參觀民眾更理解歷史空間與現實生活的緊密關聯。
這項展覽主要分為「二二八史蹟經緯座標」、「二二八史蹟前世今生」、「二二八事件消失的受難者群像」、「全台二二八紀念碑及公園館所」四大單元。為響應並延續國家人權博物館「歷史記憶與藝術介入」的創意做法,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特別邀請了四位藝術家參與此次「標註‧記憶—二二八人權特展」,包括田倧源的〈GOING UP〉、詹喬鈞的〈自由門〉,還有米奇鹿的〈馬場町沒有馬〉,而蔡坤霖的〈銘刻史記〉雕塑系列則是首度展示。
此外,展覽期間安排五場人權工作坊活動,十二月將由不義遺址研究者張維修主講「空間標註─遺址調查與歷史重現」;明年一月有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秘書蔡喻安帶領工作坊「社群標註─議題行銷的多樣性與操作演練」;二月則邀請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導覽辦公室組長游婷雯帶領工作坊「一步一步行─從零開始規劃小旅行路線」;三月將舉辦「不義遺址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巡迴展」策展人詹子琦主講「歷史的藝術性─藝術如何介入歷史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