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耐人尋味的演說 暗示兩岸對話新契機?

余元傑
 蔡英文總統十日上午應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邀請,於該所線上年終慶祝活動發表專題演說。綜觀內容,似乎語露出兩岸之間應該對話、和平共存、不願永久的對立的一絲訊息,這比兩岸繼續各自堅持、走向絕路要好。但這次演說,也有幾處耐人尋味的地方:
 第一,目前正是美國政權交替之際。美國總統川普一路走來,抗中立場鮮明,但即將上任的拜登新政府,外界預測處理美中關係不會只是對抗,而會走向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兩岸關係是否已有隨著美中關係走向和緩而有重起爐灶的可能?
 第二,美國海軍印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少將(Michael William Studeman)低調抵台沒幾天,即將揮別白宮的川普政府七日再宣布對台二點八億美元的「野戰資訊通信系統」軍售案。蔡英文此時的演說提及「台二三00萬人民不願永久的對立」,對希望緩和兩岸劍弩張的情勢,是否意在言外?
 第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初發表對台政策「習五點」後,兩岸官方幾乎就斷絕了接觸。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反台獨立場依舊鮮明,蔡政府則通過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等,兩岸關係在這一、兩年來敵對氣氛持續升高,蔡政府在公開場合是鮮少提及兩岸要對話、談判,反而是閣揆蘇貞昌的「拿掃帚都要拚」令人印象深刻。
 第四,蔡英文今年五二0就職演說中,針對兩岸關係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同時強調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而此次演說中提及「我們尋求的是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下,和平解決歧見」。若兩岸重啟對話的角度看,在對話的意願上,是否出現新契機?
 綜觀蔡英文的這場開公開演說,值得後續觀察有三:
 其一,蔡英文為何會在此時遞出若有似無的兩岸對話、和解意願?美中台三方邊的最新互動情形如何?有沒有存在一些默契?外界臆測多,但終難窺其究竟,接下來就要看中國大陸如何回應了,畢竟,兩岸對話還是需要雙方都有意願。
 其二,蔡政府近年來強力反中,從「習五點」、香港「反送中」到「國安五法」,可謂一路強硬;現在,蔡最新強調的則是「雙方有必要本於相互尊重、善意和理解,設法和平共存」。這是否已凸顯了台海情勢兵凶戰危,對蔡政府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壓力?
 其三,過去一年來,台灣的軍購支出全球排名第一,如今,美國政權交替,新的美中台關係也面臨新的挑戰。蔡英文在演說中說「安全關係是台美關係重中之重」,又說「雙方有必要本於相互尊重、善意和理解,設法和平共存,這向來是她兩岸政策的基礎,這個立場最符合區域和平穩定的利益。」兩岸如果能夠重啟對話談判,總比繼續硬碰硬要好,但這需要各方遞出更明確的和平橄欖枝。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