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創全國之先,首推「圳路型」太陽能光電,預估未來每年可為國庫增加一千萬元租金。
昨日於萬丹鄉後村村的社皮排水「圳路型」太陽能光電系統啟用儀式,該案場長一千一百公尺、光電設置面積六千二百二十平方公尺,裝置容量零點九七一八MW,每年可發電一百三十四萬度,約可供三百多戶家庭用電。
屏東管理處長黃信茗表示,在四公尺高以上設立圳路型太陽能光電,不會影響清淤,又可減少灌溉用水蒸發,減少臭味,也不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完工後並僱用當地農民維護,並給地方回饋,經過兩年與居民溝通協調,終於獲得村民的支持。
黃信茗指出,該處在三年前即積極盤點寬三公尺以上的灌排水路適宜地點,將圳路租賃給專業光電團隊設置太陽能板,發揮灌溉排水及發電功能,落實政府「農業為本、綠能加值」的目標,目前已見成效。
黃信茗說,農田水利會屏東管理處目前在全縣的屏東市、萬丹、新園、東港、車城等鄉市,共出租設置八處太陽光電,已執行四公里,未來目標為二十公里,目前每年發電量約一千二百萬度,增加租金收益一百四十萬元,未來預估可達一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