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改革研討會 分享宜花族群飲食文化

第三屆原教改革研討會,由武塔國小師長進行醃肉課程實作,並探究其泰雅族文化知識。(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第三屆「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研討會暨宜花地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分享」圓滿落幕,研討會第一天活動以「文化就是課程,知識就在實作」之核心概念,並重點聚焦於宜花地區原民實驗學校飲食文化課程分享。第二天研討會議程帶領與會者更深入探討原住民族教育與原住民族基本法以及原住民族自治間的連結以及如何在教育場域傳達原住民族權利知識。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自成立以來致力與宜蘭及花蓮地區實驗學校合作,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目前學校型態包括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含籌備期階段)設有六間學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含申請及籌備階段)計有五校六班。同時承辦多項原住民族教育發展推廣計畫,期盼能提供原住民族教育相關機關政策研究及諮詢服務。

東華原住民協作中心主任陳張培倫教授表示,第三屆原教改革研討會於十二月十一至十二日舉辦,邀請宜蘭、花蓮地區原民實驗學校師長,以「babuy(太魯閣族語,為豬之意)」作為族群飲食文化課程實作之主軸,連帶出各族群的「太魯閣族分食文化與祭儀」、「泰雅族分食文化與gaga信仰」、「泰雅族醃肉文化」與「阿美族野菜文化」。

會中,將各校相關課程單元進行演示與實作,期待透過族群飲食文化實作課程,使與會者在學術會議接受知識外,更企盼透過實際參與實作課程,體驗累積其教學能量,從實作、規劃、修正到實施,以及各領域的對話,提供與會者建立起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圖像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