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賞玩專刊〉遇見明清銅瓶之美

明清銅瓶

正陽廬 主人

古代或者說是明清時期的文房用具種類繁多,通常指的是水注、水盂、筆洗、筆筒、筆擱、硯屏、墨床、臂擱等等文房珍玩,甚至於號稱文房首器的宣德爐。

在此特別分享一下明清時期的銅瓶,瓶對中華文化而言,有著「平安」的吉祥意涵,而且銅爐、銅瓶、銅盒並稱「爐瓶盒」,同屬文人雅士文房書案必備珍玩之一。

明清時期瓶的製作工藝,常見「歲寒三友」松、竹、梅;象徵「太平有象」的大象;具有吉祥意涵的五爪龍、雲龍紋、海龍紋、螭龍、祥鶴、蝙蝠等;饕餮紋、蟬紋、寶相紋、如意紋也不少;大部分素瓶則以形取勝,取天圓地方、葫蘆形、蒜頭口等,大小不一,線條簡潔柔美。

竹報平安瓶
《竹報平安瓶》賞析

竹子以其清高有節,一直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司馬遷說:「竹外有節禮,中直虛空」;蘇軾愛竹亦畫竹, 他「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清代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表達了文人清高脫俗的雅趣。

這個竹瓶以竹幹為瓶身,象徵「節節高升」竹節刻畫細膩,竹之枝芽與葉脈攀沿其間,表現清新脱俗,置之書案倍增其雅。

饕餮紋與蟬紋瓶
明代宣德年製款《饕餮紋與蟬紋瓶》

此瓶以雙弦紋勾勒出圓形瓶口,下接雕鏤細緻的饕餮紋,再分别在雙、單弦紋間標記宣德年號,下承四個錦地蟬紋。整體美術工藝臻於至善之美,應是明代官宦之家的書案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