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假日不知何處去?不妨以城市為教室,透過結合北北基在地環境與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的智慧電子書,共同探索在地環境、反思全球議題。
北市府教育局致力於推展台北市國際教育,為此,教育局編製國際教育月學習資源手冊,以北北基真實生活場域為文本,鼓勵各領域教師跨科合作,帶領學子實地走訪在地環境,藉由任務實作來認識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持續關注國際議題,吸引各學層師生紛紛投入走讀北北基的大活動。
教育局表示,敦化國小以台北探索館和石油探索館做為校外教學地點,以步行及搭乘捷運的方式出發,瞭解台北城市發展的歷史、交通、文化演變,再透過瞭解石油的開採以及認識各式石化工業在生活上的應用,回到校園後再結合學習資源手冊中的任務,學生們經由分工合作、共同討論、省思檢討等過程,收獲了相關議題的知識。
泰北高中國中部選擇學習資源手冊中「Fight for WHAT?—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主題,結合生物、英文及表演藝術課程,從基礎醫學瞭解COVID-19傳染途徑、防疫方式及口罩結構,再由二00三年疑似爆發SARS院內感染導致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院議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防疫與人權的兩難問題,接著延伸至影響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比對台灣及世界各國的防疫現況與困境,最終由學生們以英文話劇及歌曲形式,與國際筆友學校分享防疫的重要性。
建國中學老師鄧書華及中山女中老師李淑雲發展跨校彈性學習微課程「TAIPEI‧微旅」;學生實地走訪南勢角緬甸街、大稻埕街區、寶藏巖、四四南村、龍山寺剝皮寮、北投溫泉鄉等地,透過與同行夥伴的討論與對話,自我思考及反思,將這片土地的多元、美麗及特色點滴融入,方能從在地文化出發,延伸出全球視野,真正落實國際教育。
教育局表示,學習資源手冊均已電子化放置於酷課雲供民眾下載,包含「台北市就是我的大教室」及「城市大教室2.0—北北基探索趣」兩部電子書,不只是教師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優質資源,更是親子共學的極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