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隨著疫苗廣泛施打,今年全球經濟可望走出疫情陰霾,國家發展委員會十七日指出,樂觀看待台灣今年經濟展望,若可掌握疫後全球供應鏈重組契機、引導資金投入實體建設,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超越百分之四。
國發會表示,IMF、OECD等國際機構預測隨著疫苗廣泛施打,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將邁向復甦之路,商業活動將爆發性成長,全球供應鏈也將持續重組,為台灣經濟成長挹注新動能。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八三,部分機構預測可達百分之四以上,成長動能可望優於多數經濟體。
國發會認為,若能把握兩大機會,加強推動國內產業升級,並且積極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實體投資,便可望進一步拉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超越百分之四。
首先,應掌握疫後全球供應鏈重組契機,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國發會表示,將在過去五加二創新產業基礎上,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打造台灣成為「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綠能發展」等四大中心,提高台灣關鍵地位和經濟韌性。
而為因應美中摩擦及疫情帶動的全球產業分工重組,政府也將持續加強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引導台商回台、吸引外商來台投資,並協助在台廠商及中小企業加速轉型升級,朝創新化、智慧化、高值化發展。
其次是引導資金投入實體建設,國發會表示,將從鼓勵保險資金投入產業、公建或社福,擴大創業天使投資方案額度,以及建立國家級融資保證機制助重大公共建設及綠能融資三大方向著手。
國發會表示,保險業資金充沛,將推動修正保險法,放寬保險業擔任公共投資及社會福利事業董事、監察人三分之一的比率限制,藉此提高保險業投資意願。
此外,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匡列投資額度已由二十億元提升至五十億元,國發會認為,有助於提供新創企業創立初期及後續發展營運資金,扶植國內新創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