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行智慧化交通號誌2年 行車更有效率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因應台北市智慧城市推動,自民國一0八起陸續推動智慧號誌,有效達到幹道車流續進,減少旅行時間,路口停等延滯和停等次數。隨著交控系統的基礎硬體設施已趨完整下,交工處四日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廣到全市其他適合實施智慧號誌控制的路口,以期創造一個效率、低碳、綠能的城市。

交工處指出, 一0八年於內科、南軟九處主要路口(堤頂大道、舊宗路、東湖交流道等)設置「動態號誌」,收集五十七組車輛偵測器的即時流量,每五分鐘進行最佳化號誌時制;一0九年於基隆路、信義路及光復南路周邊十處路口實施,收集十二組流量偵測器及四組智慧影像攝影機的即時流量及停等車隊長度資料,動態調整路口號誌時制,提升幹道行車效率及整體路廊車流運作績效,達到幹道車流續進,減少旅行時間,路口停等延滯和停等次數。

另於一0八年在「文林北路-文林北路七十五及九十四巷(中正高中)」路口實施「感應性號誌」,考量部分路口路幅寬度較大,須提供行人安全穿越通行時間,造成離峰時段會有幹道空等紅燈之情形,故以AI影像偵測支道有無行人及行車,若支道無行人及行車通行,給予幹道持續綠燈運作;若支道有行人行車時,才給予支道方向綠燈,若偵測到行人通行時間不足,亦可自動延長行人綠燈秒數,以維行人通行安全。一0九年於忠孝東路五段四二三巷等十二處路口擴大辦理。

經統計一0八年動態號誌路口整體旅行時間可縮短百分之十及平均延滯時間縮短百分之十四點五,一0九年整體旅行時間可縮短百分之十三及平均延滯時間縮短百分之十三;感應性號誌路口一0八年夜間時段幹道車輛空等率減少百分之三十五、幹道旅行時間可縮短百分之二十九,一0九年夜間時段幹道車輛空等率減少百分之三十二、幹道綠燈時間可增加百分之二十九,實施成效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