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農業局日前在石碇高中種植三十株五年生野外滅絕級烏來杜鵑實生(種子)苗,建立全台第一座烏來杜鵑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的對照區,開啟基因多樣性復育原生種「烏來杜鵑」新里程碑。
農業局副局長徐開宇表示,烏來杜鵑雖以烏來為名,但原生地分布在北勢溪一帶,民國七十三年翡翠水庫竣工將其原生地淹沒後,烏來杜鵑便漸漸消失於野外,目前僅存人工栽培植株,被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評估為「野外滅絕級植物」,亟待復育與推廣。
新北市府農業局於一0四年起與嘉義大學合作培育一千二百株烏來杜鵑實生(種子)苗,在同樣環境下生長種苗的植株大小、成長速度也都有很高的差異性;而杜鵑屬的植物因為種子較小,所以由種子所培育之苗木生長較為緩慢,今年起將撫育五年生的植株移植至適宜棲地,希望讓烏來杜鵑能在野地自然的繁衍復育。
嘉義大學林瑞進老師表示,過去在復育時所栽種的烏來杜鵑多為無性繁殖的扦插苗,可保留母株的優良性狀,但為增加基因的歧異度,有性繁殖經減數分裂,基因多樣性高,可提高後代子孫對逆境抗性;無性繁殖無減數分裂,後代基因相同,易引起基因窄化,無法對抗極端氣候變化,因此推廣烏來杜鵑實生苗復育刻不容緩。
石碇高中校長楊憶湘表示,該校一0四年起與農業局合作於校園栽種二千株的烏來杜鵑,教導師生烏來杜鵑正確的栽植步驟及技巧;為增進學校自行復育的能力與技術,農業局邀請嘉義大學林瑞進老師,指導學校師生修枝採穗,以現採枝條進行扦插,增加烏來杜鵑族群數量,致學校操場周邊都可見花蹤;如今再栽種由基因多樣性所培養的烏來杜鵑種子苗,讓該校成為名符其實的「烏來杜鵑」教育及多樣性復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