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全台唯一在純住宅生態區規劃作為長照社福機構的「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五日上午由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開幕儀式;他在致詞時強調,不要幻想用單一方法解決台灣急遽老化的問題,這棟大樓就是北市落實在地化、社區化,提供多元化照顧的老人照護基地。
柯文哲指出,他在二0一四年年底上任時,當時台北市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是十四%,才短短不到七年,今年已到廿%,因此要應付台灣人口結構突然的巨大變化,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嚴肅的面對。
他提到,面對這個問題要怎麼處理?第一是在地化和社區化是很重要的概念;第二是每個老人的健康狀況都不一樣,從健康、亞健康、失能到臨終,需要不同的照護模式,包括銀髮族運動中心、日間照顧中心、住宿型長照機構到臨終的社區關懷,所以不要幻想單一方法可以解決所有老人的問題。
柯文哲表示,正基於這樣的概念,這棟大樓有地下二層、地上七層;一樓有失智症社區關懷據點、親子活動室、餐廳和長照烘焙坊,二、三、四樓是綜合式的長照機構,五樓是社區式的長照機構,六樓是老人服務中心,七樓是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整棟大樓的設計理念就是提供不同程度的老人照顧服務,未來也會成為北投區很重要的老人照顧基地,這是北市因應人口結構急速變化很重要的措施。
柯文哲說,市府目前正用google map的概念,來試著計算每個地區應該設置多少的社福機構,像經盤點後,發現台北市較缺的是住宿型長照機構,所以昨天晨會已決定要在大直地區興建一座住宿型的長照機構。此外,目前分屬於各局處的樂齡教室、運動中心、區民活動中心、共餐據點等,市府也在思考要怎麼做更有效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