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委託金屬中心發表可抗七級風雨之無人機

金屬中心與七大單位簽署共同合作備忘錄。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經濟部技術處委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十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發表可抗七級風雨之無人機,取代租用昂貴直升機探勘魚群的傳統作法,可節省作業時間及節省龐大的作業成本,並降低漁民在遠洋作業中遭遇惡劣天候所面臨的風險。

金屬中心並在會中與台灣無人機協會、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中信造船、經緯航太、雷虎科技、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與智飛科技等七大單位,簽署共同合作備忘錄。

金屬中心執行長林秋豐指出,這是為了讓無人機成為各行各業的最佳飛行助手,擴大無人機應用場域,未來將針對無人機新創串接、創新應用與技術研發等主軸展開相關合作,期能藉此協同國內業界建立雙贏共榮的合作關係。

林秋豐表示,市面上缺乏高穩定性且抗天候的無人機,這次所發表的抗風雨垂直起降無人機,是國內首度將無人機運用在遠洋漁業的場域中,並透過主動式起降作業系統,讓無人機順利在海上船舶進行起降,採用高速跳頻抗干擾技術,可減少魚探作業時的頻率干擾,順利回傳影像。

經濟部以科技專案投入國內無人機技術開發,以高負載、長航時並結合場域創新應用的方向布局,現階段國內業界平均最大載重約十五公斤,法人科專技術已可達到載重卅五,續航力則從四十分鐘提升到一百八十分鐘以上;未來更能加速協助產業界推動無人機在更多元的場域應用,從噴灑農藥、快遞物流、漁船作業支援、災難救援等。

經濟部技術處委託金屬中心舉辦「二0二一無人機產業新未來」MOU簽署暨座談會,發表可抗七級風雨之無人機,預期可節省百分之十的作業時間,以及每年為每艘漁船省下至少上千萬元的作業成本,透過產學研究合作,打造出不同產業應用情境,以強化台灣在無人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拓展利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