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藤寮坑溝水環境營造工程啟動,市長侯友宜十一前往視察並體驗人工砌石,期望塑造永續發展的都會型生態河川示範區;他指出,藤寮坑溝扮演區域防洪排水重要功能,市府耗資八千八百多萬元整治,將是市轄第一條規劃營造具有鄉間自然河溪景象的市區排水,也將是全國首創的生態河川示範區。
市府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藤寮坑溝水環境營造工程系在水域以生態卵石堆砌,依溝渠的蜿蜒曲折、急流與緩流的流況變化,具有層次感的卵石堆疊,完全倚賴砌石師傅們的經驗,一塊一塊徒手拼接,每天平均僅完成約五十米長的堆疊,提供生物近自然的棲息環境,預計今年八月完工。
除渠道內的生態卵石堆砌,從中正三橋至員山橋之間並打造寬一點五至二點五公尺步道及綠帶之混合陸廊,及保留原行道樹綠帶,增設寬約一點五公尺的雙線單向自行車道;為了提供給民眾一個更舒適的休憩場域,中正三橋到中正四橋之間,增設廣場、休憩坐椅等設施,更考量民眾夜行安全,設置照明設施
市長侯友宜聽取簡報後,還在砌石師傅指導下體驗砌石工藝,並感謝三名國寶級師傅賴木銓、鄭兆善及鄭雲益先生,從台中北上技術指導。他說,以卵石堆砌渠道,可淨化水質、增加溶氧量,營造自然河川生態環境,提供生物友善棲息空間。
宋德仁表示,過往河川整治主要以人工構造物為主,隨著環境保育及生態意識覺醒,新北市推動河川生態環境營造計畫,針對所轄管的十九條河川及二條區域排水,盤點基本建造物特性及生態環境現況整治。目前規劃在中和區藤寮坑溝排水及泰山區大窠坑溪,首創全國打造生態河川示範區,凸顯每條河川流域生態特點,證明在都會區也能營造出自然河川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