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十二日舉行「檢視水資源分配,推動水價合理化」記者會,黨團表示,國內水費已二十七年未漲價,國內五%用水大戶用了四十一%的水,呼籲政府重新檢視水資源分配,合理調整水價,針對不同用水級距制定差別價格,並促進節水產業發展。水利署回應,水價合理化議題因涉及民生,且須配合國內經濟發展來循序推動,將會審慎處理。
民眾黨團副總召高虹安指出,缺水真正問題,在於政府對於實際用水流向毫無掌握,導致水權統計分配不合理;由於陳年的結構性問題,導致每年缺水時,政府只能喊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計畫,例如嚴重影響地質的鑿井取水,或是緊急蓋臨時性的海水淡化廠。
高虹安指出,政府應回歸根本,用科學方式掌握水情、農業輸水損失率等,不是只是節水、限水,或在科學園區鑿井。
賴香伶則指出,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報告,每月使用五十度以上的用水大戶只占百分之五,卻使用高達百分之四十一的用水量;目前台灣平均水價約十一元,一般二十度以內用戶一度七至九元,工業大戶一個月用三、四萬度,一度卻只收十二元,這樣的差距顯然不合理。
賴香伶認為,台灣各項民生資源如油價、電力,都會隨著成本調漲,但台灣自來水公司二十七年來未調整水價,只有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調整過水價,政府應盡速盤點台灣水資源分配狀況,並制定出新的水價調整機制。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到立法院備詢前被問到缺水是否危及台灣晶片製造與國際晶片供應,王美花說,這是台灣的強項,經濟部會確保能夠供應。
王美花說,經濟部調度節水,盼到五月底時都還能供應民生與產業用水,從新竹到台中地區現在都有相關節水措施,未來經濟部將視氣候提出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