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淡水第一漁港整體漁港水環境工程完工,十三日由市長侯友宜與淡水區漁會理事長鄭康忠共同主持啟用典禮,原港區腹地不足動線不佳情形獲得改善,遊客將可從老街直接透過徒步區,延伸串連到海關碼頭,拍照淡水夕陽時景觀不受雜亂干擾。
淡水第一漁港坐落淡水老街尾端,因周邊逐漸改以觀光為主,以往漁港腹地已容納不下遊客,造成行人與自行車爭道,也間接影響傳統漁作之發展。這次斥資五千一百萬元改善,將既有碼頭寬度向港區內拓寬四公尺,碼頭新增六座上岸階梯,並打通自行車道串連老街延伸至淡水第二漁港。
漁管處長張麗珍表示,淡水第一漁港整體漁港環境改善不僅整修原有曳船道修船架等設備,增加供漁民上岸的碼頭階梯等改善設施外,更串連觀光動線,結合周邊景點及商店,自行車道延伸至淡水漁人碼頭,並設立相關解說牌,讓遊客更了解淡水第一漁港的典藏故事。

侯友宜巡視周邊整體改善結果,與遊客、商家打招呼,了解碼頭面向港區內拓寬的步道,以新設矮墩將漁作區域及休憩徒步區域區隔。他表示,希望坐落於淡水老街尾端的第一漁港,結合淡水紅毛城、淡水海關碼頭、滬尾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及淡水漁文影像館等周邊景點,讓觀光休憩更完善。
侯友宜表示,希望利用輕軌的便利性,帶動淡水成為休閒觀光與移區的城鎮,也使傳統捕撈產業能永續經營並兼顧人文與觀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