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玉如、陳銀全∕台南報導
針對南市空汙防護自救會及台南社大對台南市嚴重空汙的質疑,教育局表示,南市兩百七十一所公立國中小均已安裝微型PM二點五感測器,協助學校即時掌握空品狀況;環保局解釋,台南市年度懸浮微粒已有改善,並以滾動式檢討及執行亮麗晴空計畫,持續改善空氣品質。
台南地區空氣品質指數屢屢達紅色警示,教育局配合市府進行空氣品質必要緊急應變措施,十八日早上八時前,也向各校發送訊息,完成空品旗懸掛,並要求落實校園裸露地灑水等相關措施,也要求敏感族群戴口罩、避免戶外激烈活動。
教育局指出,南市訂有高中以下學校因應空氣品質惡化處理措施,且已落實多年,辦理校慶或運動會,需於學期初即備妥應變方案。獲悉活動當日空氣品質惡化,最遲應於活動前一日中午前決定,採取室內備案、停辦或縮小為部分學生參與等應變措施,同時以公告或其他方式通知參加人員及家長。若碰上大型體育競賽,會先暫停活動賽事項目,請選手暫回室內休息。
環保局表示,市府辦理空氣品質的改善工作,近年來外界所關切的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改善廿七點趴;懸浮微粒(PM十),改善為卅二點趴。
環保局說,南市的空汙來源,約有三成為南市自身汙染,約七成來自境外及上風處,環保署自一0八年起,在秋冬季節,至少每二週召開跨縣市應變會議,要求上風縣市減汙作為。環保局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空氣汙染防制會議,並滾動式檢討及執行亮麗晴空計畫,加強重大固定汙染源減排及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