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安會:缺大數據監控 安管流於表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普悠瑪事故將滿週年,台鐵二十日公開行政院總體檢報告執行改善進度,且普悠瑪事故後,強制換車、行駛中立即停駛事件共八十一件。對此,運安會認為,台鐵仍缺乏透過科學大數據的監控分析,易讓安全管理只流於表象,無法發現真正的問題,更難及早排除潛在的風險。
 根據行政院總體檢報告,要求台鐵針對安全管理進行一百四十四項改善,台鐵也在去年十二月成立營運安全處,一年來執行改善項目,據統計,有一百二十六項已擬妥行動計畫,並有具體目標及成果,優先改善事項三十三項已完成十六項。
 針對車輛出庫時及行駛中的異常處置,台鐵表示,全都已強化標準作業程序,並列了近四十種異常處置標準,統計今年至今,主風泵故障有七件,ATP故障有三十七件,處置方式除更換機車或編組外,也可加派助理。
 除了營運安全口強管理,針對普悠瑪列車主風泵異常卻未能改善的問題,台鐵今年四月底向普悠瑪列車採購案得標商日本住友商社究責求償,但遭打回票。
 不過,普悠瑪事故原因,目前也正由運安會就證據不足部分,進一步調查補強。對台鐵公布的改善項目進度,運安會表示,台鐵強化標準作業程序是對的,但仍缺乏透過科學大數據的監控分析,易讓安全管理只流於表象,卻無法發現真正的問題,更難及早排除潛在的風險。
 舉例來說,某個路段限速八十公里,如有列車超速,但未發生事故,若行控中心無即時監控系統,也不下載列車監視控制系統(TCMS)在列車啟動後記錄的所有資訊,超速的事就像沒有發生,更無從探究超速原因,潛在的風險往往就一點一點的累積。
 對此,台鐵坦言,體檢報告要求每一列次列車的TCMS資料應下載分析,但以每天有超過一千次列車營運,以現有人力及設備,還做不到,但未來會往建立列車安全管理大數據的方向走,目前也正研議每班列車TCMS有效傳輸下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