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莊嚴!樹林生命紀念館第二期6月完工

清明節連續假期前,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樹林生命紀念館第二期工程,聽取施工單位新工處長王益翔簡報,工務局局長詹榮鋒則出面解說。(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清明節將至,新北市侯友宜關心清明節掃墓出入平安,1日視察樹林生命紀念館二期及其周邊道路改善工程,期盼施工團隊早日完成先人的家,讓前往掃墓的親人出入平安便利,並打造成尊重生命、符合環境永續的人文生態生命紀念園區。

樹林生命紀念館第二期工程外觀。(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侯友宜長示,新北市政府為提供市民殯葬需求,由工務局新工處、民政局殯葬處及樹林區公所共同推動興建「樹林區生命紀念館」,以提供三鶯及樹林地區民眾塔位的需求,目前正進行第二期工程。也因為在第一期工程施作得到樹林地區市民的肯定,所有的櫃位、牌位都已經得到很多民眾的登記。第二期希望有2萬9千個櫃位、1萬2千個牌位,三月份已經完工一部分,另外在六月就可以全部完工,屆時可以提供樹林地區往生民眾的安置。生命紀念園區結合地形、地物,也結合永續環境、環保,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期待類似的生命紀念館在新北市能夠多蓋,然後以平價的價位來滿足市民的需求。

樹林生命紀念館第二期工程內部。(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北市工務局表示,由於樹林地區僅有的公立示範公墓納骨塔位不足,鄰近的鶯歌示範公墓納骨塔櫃位也不多,新北市政府為有效利用現有殯葬環境,同時保護自然生態,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目的,特別在原先的樹林第六公墓內規劃出可以融合地景、低耗能,與結合當地文化特色的生命紀念館,提供三鶯土樹地區民眾安放先人骨骸,以免去勞碌奔波,就近緬懷先人。

樹林生命紀念館第二期工程外觀,晚間點燈後浪漫景緻,改變以往各界對殯葬公墓的印象。(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工處指出,樹林生命紀念館所在位置處山坡地形,民國90年遭受納莉風災侵襲,公墓上方土石流崩塌覆蓋現有空地,而為能更有效利用現地,在市府團隊與地方合作下,市府決定在此興建生命紀念館,以造福周邊居民,並讓過去土葬的先人能有一個安穩的家。興建本工程時,施工單位重新整建山坡排水設施,為避免周邊山坡地再次滑動,特別在地下基礎施作91支深入岩盤2公尺的基椿,以穩固建築物;而在水土保持部分,於周邊山坡設置多處自動化長期監測點位,能隨時了解周邊山坡地質是否滑落及地下水位狀況,以確保先人安心長眠於此。

樹林生命紀念館附近聯外道路寬度不足無法雙向會車,路基不良,影響民眾進出掃墓,新工處在施作第二期工程時,一併進行聯外道路拓寬及路基改善工程,完工後聯外道路有寬8公尺、長960公尺,可以雙向會車,道路品質也提升很多。(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工處強調,爲了讓樹林生命紀念館融入人文與自然風貌,施工團隊配合基地環境現況進行設計,以半開放的建築形式,採光通風俱佳,透過窗景可一覽戶外綠意,並循著大階梯拾級向上仰望天際,可以讓人思緒沉澱,登上屋頂平台更可遠眺臺北盆地,徜徉山景與浮雲之間,心境歸於平靜淡然,達到與自然環境共生的效果,展現出自然莊重、以人為本的文化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