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草鄉埤頭堀涸魚文化季 發現鹿東之美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鹿草鄉鹿東社區擁有優美人文生態環境,不僅有天然埤塘「埤頭堀」,還有隱身在巷弄的公共相框藝術作品、紅磚厝閩式建築等,一年一度「埤頭堀涸魚文化季」遊客當日參加渡筏體驗等活動外,也能走進鹿東社區傳統聚落中,感受到不一樣的農村氛圍及文化。
在鹿東庄頭有座天然埤塘俗稱「天公堀」、「公堀」又稱埤頭堀。在埤塘裡划小船、涸魚祭祀,是早期社區居民共同的記憶,且鹿東社區目前仍保留很完整三合院老舊建築物。每年辦理膠筏競渡並協力拖網涸魚活動讓民眾感受埤塘文化外,以期提供人文生態環境教育,更配合鹿草鄉內國小學童寫生畫畫比賽,讓大家一起「發現鹿東之美」及瞭解埤頭堀涸魚文化傳承的精神。
鹿東村長陳重安指出,在二00八年公所申請「埤頭堀文化生活圈計畫」爭取經費,塑造鹿東生活圈意象。如今復育埤塘有成,也為庄頭帶來恬靜農村情感,社區結合人地物呈現具地方特色,設置「相框」裝置藝術,讓遊客到此拍照玩趣味。
鹿東社區今年涸魚文化季, 共有十六隊報名參加埤塘水上膠筏競渡,今年文化季主題是再現涸魚風采。水中拔河比賽,由頭戴章魚頭具的隊長領頭,分坐二艘以繩索牽引的膠筏,往不同方向划船,將對手拉過標線者獲勝,很有趣味性 。
陳重安表示,五年前社區將廢棄豬舍改造為休憩據點,內部擺放許多傳統農器具,讓民眾憶起早期農家生活。此外,鹿東社區更連續十一年舉辦涸魚文化季,今年活動還有鹿草鄉內各所國小學童寫生畫畫比賽,盼讓更多人「發現鹿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