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水資源調度與管理雖為中央政府權責,縣長翁章梁指出,地方政府仍須扮演體察民眾的需求來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嘉義縣久旱不雨,目前水情燈號依水利署公告為橙燈,每月用水超過一千度以上之工業用戶減供七%,每月用水超過一千度以上非工業用戶及游泳池、洗車、三溫暖、水療業者等減供十%,科學園區、工業區及加工出口區採園區總量節水七%,除前述配合水利署水情燈號及節水宣導相關作為外並指示水利處積極應對以減低民眾及產業用水衝擊。
嘉義縣抗旱水利處目前相關抗旱作為有一、經查嘉義縣抗旱井共三十六口,其中三十五口屬農水署所有,一口屬台糖所有;分布狀況為民雄、新港、東石各一,其餘全部在大林。縣府為瞭解各抗旱井現地情形,已於三月三十一日完成現勘,經統計交通較為便利共有十八口,並於四月一日函請環境保護局協助就上述十八口抗旱井進行水質檢測作業,以利及早完成抗旱整備作業。
二、經洽水利署爭取,現已核定嘉義縣擴大縣治污水廠、民雄鄉水資源回收中心、朴子市水資源回收中心及大埔美園區污水處理廠等四處,各新購一組RO式淨水設備,每日最大產水量為五00噸,每組預算約為一千七十二萬元,可用於產業冷卻水或鍋爐用水,惟尚無法取代製程用水;目前正研擬相關招標作業程序,預計四月中旬上網辦理財務採購,五月底完成設置。
三、非原民區山區簡易自來水部分,水利處已向各管理委員會調查各簡水系統增設儲水設備需求;經查嘉義縣非原民區簡易自來水系統計二十九處,管委會提出需求增設儲水設備計十處,經費初估約三千九百四十五萬元,相關資料已先以電子郵件方式送水利署審查,工程完成後效益可增加各簡水系統儲水量及供水天數。
四、為因應非原民區山區簡易自來水枯水期水源不足情形,水利處擬推動鑿井計畫增加簡水系統取水口水源;目前已委託廠商利用大地電磁波法探查地下水源作業中,後續將再委請鑿井商辦理驗證作業;若此法準確度高,後續擬向水利署專案提報計畫,概估經費約三千三百三十五萬元,於每處簡水系統至少增設一處地下水井,減少各簡水系統面臨枯水期水量不足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