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迪化街成為失智友善的街區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國內失智人口日益增多,為讓失智症個案在熟悉友善社區環境中安心與安全的生活,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以轄區迪化商圈為示範點,規劃「失智友善一條街,五心服務咱熊讚」方案,輔導店家加入關懷失智症的行列,若察覺疑似失智症者,以「看、問、留、撥」四步驟處理,並頒贈有熊讚標章的體貼心店家掛牌,以此拋磚引玉,期盼更多店家一起響應,幫助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
 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也拍攝「穿越時空迴廊.憶起回家的路」紀錄片,讓更多人了解及正視這個疾病,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且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資料顯示,去年底台灣失智症人口有廿八萬人,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為八%,且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大同區去年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為二萬二四一九人,推估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為一七九四人,失智症已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
 失智症患者因疾病造成定向感的喪失,以致有走失之虞,而這也是照顧者最困擾的事,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指出,九成以上的失智者都住在家中,超過五成完全由家人照顧,為了讓失智症個案在熟悉友善社區環境中安心與安全的生活,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在社區中推廣失智友善組織,讓鄰里成為共同照顧的力量,適時提供失智者協助,目前有八十三家加入友善店家行列,多數店家表達支持推動友善一條街的方案。
 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廖秀媛表示,迪化街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與長者的生活經驗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所以,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從這裡開始,打造迪化街成為失智友善的街區;透過失智症電影欣賞及紀錄片拍攝等提高社區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以營造接納、理解的包容心環境,更貼心將五心服務據點,繪製成友善街區地圖,以方便民眾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