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變飾品 華藝3生廢物再造

中華藝校張芷綾、林品妤、朱韻潔三名同學化腐朽為神奇,讓魚鱗成為另類「旗津烏金」。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中華藝校時尚工藝科張芷綾、林品妤、朱韻潔三名同學以巧思,化腐朽為神奇,廢物利用,將無用的魚鱗,除製成高單價的膠原蛋白,也做成時尚飾品,如耳環、胸針及項鍊等,讓魚鱗成為另類「旗津烏金」。

張芷綾說,發現市場攤販將刮下的魚鱗當做垃圾而丟棄,就與另兩位同學林品妤、朱韻潔共同合作「魚鱗時尚飾品」的研發。

除烏魚的魚鱗外,也有其他魚種,經過清洗及曝曬一週後再壓製,最後則是上色。她們期望透過漁業、藝術及飾品的融合,創造「循環魚經濟」,讓廢棄物能夠有再次重生的機會。

她說,魚鱗隨處可得,不用花錢外,製作的材料,包括玻璃筆用的墨水,即壓克力顏料在魚鱗上著色,也是由學校提供。近兩個月的研究,也曾遇到瓶頸,三人都沒有放棄,主因是完成的作品,能放入升大學甄審的資料中加分,很有幫助。

這項佳作正於文化中心至真堂二館華藝青春美展展出中,展期至四月二十日,歡迎前往觀賞難得一見的魚鱗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