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高鐵自駕接駁公車 上路

新竹縣高鐵自駕接駁實驗計畫十五日起上路測試,由工研院作技術主導,未來將納入為竹北市公車。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健全大眾交通運輸,由經濟部主導,新竹縣政府和工研院、科技之星、車王電子、銓鼎科技合作,推行「新竹縣高鐵自駕接駁運行實驗計畫」十五日起上路,此係全國第一個在日間實際人車混流道路測試計畫,結合智慧防撞和智慧候車亭特點,將分階段從不載客測試、免費載客服務,再到納入市區公車營運,逐步實現科技化的智慧城市。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台灣交通環境人車混流、車種多元、車流密度高,相較於歐美等地更為複雜,也成為我國ICT、車用電子等自駕車產業鏈與營運服務發展的競爭優勢,此成功模式,未來更作為我國向東南亞推展之重要利基。

自駕車內部情形,乘客可一目瞭然目前的路線及車子周邊的環境。     (記者彭新茹攝)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此次新竹縣高鐵自駕接駁服務測試有三大突破,首先是「運行道路大突破」,此係全台首創第一條市區開放混合道路自駕商轉營運的路線,在汽機車混合車流之間實際測試,提高運算系統處理人、車、路等資訊複雜度;其次是「智慧防撞大視野」,搭載iRoadsafe車聯網技術,結合路側系統整合通訊、感測器與交通號誌、設施等訊息,提升運行安全性;最後就是「智慧候車亭大連結」,能掌握班次資訊,設立行控中心偵測候車人流,即時調配班次車輛,也隨時監控自駕電動巴士的行車路徑。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此次測試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夜間和日間測試,第二階段則係免費載客,第三階段則是未來成為竹北市的市區公車,以解決公共運輸缺口和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