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每年四、五月間是螢火蟲出沒最多的季節,「賞螢」也成為夜間生態旅遊的熱門活動;為避免光害影響螢火蟲的生存環境,北市工務局公園處在公園復育區周邊的路燈加裝燈罩,獲得非常明顯效果。公園處十四日表示,採取關閉路燈及加裝遮光罩或改用螢火蟲專用LED燈等方式控制光源,期望透過這些作為努力強化生態復育,喚起大家對公園生態復育的保護意識。

公園處說,螢火蟲怕強光,公園處除了熄燈外,路燈更加裝長、短型的遮光罩及有色濾光紙以減少光害。這種波長五九0nm較不會干擾螢火蟲,琥珀色光源人類可見,螢火蟲卻看不見,裝設在螢火蟲復育周邊,可避免對螢火蟲之影響。「光源」是讓螢火蟲能安居繁殖的關鍵,公園處除了原有在木柵公園萃湖及周圍、大安森林公園、虎山溪步道、中強公園(樹蛙區)、指南路三段等地路燈加以「罩」顧,今年在木柵公園萃湖又多加裝了一盞遮光罩,就是為了加強台北市區公園的螢火蟲保育觀念深植民心,讓復育結果得以延續。
美麗又亮晶晶的螢火蟲,已喚起更多人重視環境保育,公園處呼籲民眾,在賞螢之際,勿用強光直接照射,夜晚使用手電筒要加上紅色玻璃紙,才不會對螢火蟲產生光害;透過減少光害措施,讓適度的照明伴著螢光熠熠的火金姑順利回家,也讓台北市的「公園生態化」更加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