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許正雄、陸瓊娟∕高雄報導
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離岸工程中心」,廿七日舉行動工典禮,這也是我國首座國家級模擬實海場域的建置,預計在一一二年七月竣工,為海洋工程技術發展關鍵設施,可加速我國在離岸工程技術之發展。
動工典禮由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高雄市長陳其邁及能源局局長游振偉等共同主持;金屬中心說,這項工程完工後,可增進在地就業人力,培養離岸風電之專業人才,形成一個新興海洋產業聚落,擴大增進台灣在全球海洋科技產業之影響力與知名度。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指出,近年來政府主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項下的綠能建設,在一0六年核定在高雄興達港設置「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第一期工程已誰今年一月開幕啟用。
二期工程「離岸工程中心」,為海洋工程技術發展關鍵設施,參考國際標竿實驗室,規劃建置長卅六公尺、寬卅公尺、深度0到十公尺可調之深水池,是具備模擬實海域之風、波、流的環境條件。
金屬中心執行長林秋豐指出,配合我國離岸風電政策之發展,並以提升國內整體離岸工程技術能量為目標,行政院編列約十一億元一期及二期前瞻綠能基礎建設計畫,在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內規劃建置這座國內首座可模擬實海域之深水池。
未來「離岸工程中心」可以提供多元產業服務,縮尺模型之實海域模擬測試外,亦可提供潛水員訓練、水下載具駕駛員訓練、水下儀器設備測試或校正、水下結構檢測或維修模擬訓練等,並將結合國內外學研能量,持續擴大深水池之潛力應用領域,加速國內產業發展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