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天氣日漸炎熱,病媒蚊漸趨活躍,又將進入登革熱流行的季節,台北市環保局有效防治登革熱,從二十八日起動員十二行政區,合計超過一千名環保志、義工與市民,結合北市衛生、民政等單位,同步辦理「全市登革熱防治行動日」,徹底防範病媒蚊的孳生,遠離登革熱威脅。
環保局表示,去年三月五日該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台北市蚊媒監測中心」,篩選台北市五種不同型態地區,包括商業區、住宅區、近山區住宅、近農地住宅及車站周邊,佈設一百二十三個誘卵桶及五十六個誘殺桶進行病媒蚊調查及監測作業,監測結果顯示,台北市六月初至九月底為病媒蚊傳染病發生風險較高的時期,應於五月至十月這段期間加強防治及環境維護頻率,以降低傳染病發生風險。
另依實地巡檢結果發現,台北市病媒蚊孳生源以盆栽、底盤及花器為主,占全部孳生源的百分之三十九,其次為儲水桶,占百分之二十三,針對此類孳生源進行改善,將可大幅減少登革熱發生風險。
由於台灣登革熱病例主因為境外移入,且國內目前實施邊境管制措施,入境民眾需居家檢疫十四天,所以,環保局同步加強針對轄內一0三間防疫旅館及二處安心檢疫所,每週執行環境巡檢及孳生源清除及每月執行環境消毒作業。
一一0年至今已動員四千七百五十人次,環境巡檢一千一百三十四次,孳生源清除七百五十二次,噴藥消毒三百三十八次,計清除孳生的容器三千一百五十個,清除垃圾一千九百四十公斤,噴藥面積二十四萬七千五百二十平方公尺,以維護環境衛生,保障民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