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

竹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等,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光復路是進出竹市、竹科、清華大學的重要道路,為改善該區老舊景觀,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整建清大轉運站,同時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市長林智堅指出,光復路綠門戶計畫是「步行城市」的一環,一公里綠廊也將串聯周邊文史資源,包括汀甫圳、赤土崎公園、公道五路藝文高地、海軍六燃廠及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讓東區大學城區景觀、機能更完善。

竹市府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規劃在清大街角設置廣場、降低校園圍牆、拆除建功路天橋等,打造一公里長綠廊,提升大學城區景觀。    (記者曾芳蘭攝)

市府指出,公道五路與光復路是竹市兩大門戶,都是往返交流道、竹科與清大的重要通道,市府上個月獲營建署「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核定總經費九千七百萬元,將推動「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讓清大大學城的門戶改頭換面。

此次計畫將沿清大圍牆設計一公里長綠廊,並在清大街角設置開放廣場、降低部分圍牆、新設透空圍籬增加穿透性,連接清大校內的幽靜林蔭與大草皮,讓校園與社區共享綠意,兼具都市開放性與學校宿舍隱私。

整體工程也將拆除功能性與使用率都低且老舊的建功路天橋,讓美麗的天際線重現光復路清大校區,同時改善清大轉運站空間,延長避車彎、擴大停等空間,讓車流更加順暢,另將整建候車棚架、售票設施及公廁,結合周邊已拆除的清大老郵局空地,創造具林蔭的舒適寬闊空間。

夜間燈光工程部分則將採溫和、低調線狀光源,搭配大樹的投影燈及高矮相間的景觀燈,讓來訪民眾可以放鬆心情,隨性漫步於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