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綜合報導
本土疫情升溫,主計總處四日仍大幅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五點四六,創下二0一一年、十年以來新高,主計總處說明,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增強、台灣出口暢旺及投資強勁,是經濟成長破百分之五的關鍵。
主計總處最新經濟預測結果讓外界相當意外,國內疫情升溫之下,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達百分之五點四六,較二月預測百分之四點六四,上修零點八二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說明,主計總處是在疫情於第三季可有效控制,且不影響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生產活動的前提下,做出經濟預測;雖然疫情衝擊內需,但仍有三大關鍵因素支撐經濟表現。
首先,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增強,有助於拉動台灣出口;其次,台灣製造業除了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也在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國內產能擴增之下,出口有望強力擴張,預測全年商品出口達四千一百五十六億美元,年增百分之二十點四,寫下二0一一年以來新高紀錄。
第三,民間投資動能更為熱絡,先前台積電法說會便將資本支出自二百五十至二百八十億美元,提高至三百億美元,電信業也加快5G布建速度,蔡鈺泰直言「投資擴大速度都很明顯」。
主計總處考量投資動能火熱,預測今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百分之九點一,大幅上修五點一九個百分點。
不過本土疫情升溫並非對經濟沒有影響,蔡鈺泰指出,主計總處大幅下修第二季、第三季民間消費分別達三點一個百分點及一點六四個百分點,若疫情在政府管制、國人自律與疫苗陸續施打之下,第三季獲得有效控制,消費動能也將慢慢恢復。
雖然經濟成長率順利「保五」,主計總處提醒,國內及全球疫情變化、疫苗施打進展,與各國防疫措施放寬時程,以及主要國家財政與貨幣政策走向、美中貿易與科技戰後續發展,仍是牽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不確定性,必須審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