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朱信強表示,市府應為農民建立良好的外銷制度,以及落實產銷履歷控管品質,才能讓農產品順利銷往國外。
朱信強指出,農委會將台灣鳳梨外銷到澳洲,計有二百箱約二噸,但就以往銷大陸的四萬多公噸來看,這樣的數量占比極低,而且還以每公斤補助一百零五元、海運廿三元的運費外銷澳洲,遠高於成本價的金額引起外界批評,他認為農委會此舉對於整體的鳳梨產業實無幫助。
朱信強議員表示,鳳梨銷往澳洲、中東都太遠了,因為鳳梨的儲運壽命很短,若是海運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則過於耗時,若採空運,運費太高,銷售價格也無法反映成本,外銷到這些國家,根本沒有經濟效益,是不可行的。
朱信強表示,這樣的外銷管道實在無法永續經營,就跟上次臺灣外銷美國一貨櫃的芭樂一樣,結果後續也沒有消息了,只有白忙一場。他強調,政府的錢要花在刀口上,對於農民的外銷制度,應該協助建立。
由於許多農民在得知鳳梨無法銷往中國後,不足種植時間十八個月,提早一至二月採收,如此造成成熟度和甜度不夠,若再加上儲存方式、冷藏不夠,鳳梨心容易出水,再者沒有進行消毒,加上運輸的過程細菌會侵入,產生黑心的狀況。
同月銷往新加坡的臺灣鳳梨便出現黑心的情形,雖然此批鳳梨非為高雄市政府輔導的貿易商,朱信強議員認為,出口到新加坡僅需一周,對臺灣有利,但農產品應該落實產銷履歷,控管品質,才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