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週不上課 中山大學宣布新學期縮為十七週

中山大學宣布新學期縮為十七週,彈性調整學期長度有利學生接軌國際。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應疫情與世界趨勢,國立中山大學宣布一一0學年度兩項重大變革,除延後至九月二十三日開學,更將期末考提前至學期第十七週舉行,並規劃第十八週「不上課」,讓學生擁有更多彈性自主學習時間;教務長林伯樵指出,彈性調整學期長度有利學生接軌國際,如國際企業實習規劃、國際學制轉換銜接等,使學生更具全球競爭力。

台灣的大專校院一學期有十八週,為全球最長;美國哈佛大學一學期十六週、麻省理工學院十五至十六週,亞洲一流大學如韓國首爾大學十六週、新加坡國立大學十五週。

林伯樵表示,中山首度實施「十七+1週」彈性做法,讓學生選擇跨域修習微學分工作坊、數位自學課程,或可銜接出國交換學習、業界實習等,鼓勵學生更積極探索自我,甚至規劃提早畢業。

林伯樵說,校內教學單位已同步規劃舉辦多元、跨域的微學分工作坊,包括共學群相關活動、西灣國際沙龍、英語學習輔導角落等;在數位自學課程方面,也已實施多年,由各學院推薦學生修習國際知名線上教學平台的數位課程,目前已推薦五十五門數位課程提供學生跨院自主學習。學生修習通過後,不僅可以採認畢業學分,更可向教務處申請至多四千元的報名費補助,迄今已有六十八名學生取得學分、七十五件獲經費補助。

此外,中山大學積極推動「全英語教學計畫」,亦開始製作全英語線上課程,預計至二0二五年開設二十五門EMI線上課程,除校內學生,更可提供高東屏區域夥伴學校學生線上自主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