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旱溪排水貫穿台中市東、南、大里及烏日區,是鄰近都會區排水的總匯,屬台中地區重要區域排水之一,台中市政府爭取前瞻計畫補助,推動大康橋計畫延伸至下游水利園區,今年六月積善橋至中投公路橋之間兩座現地處理設施正式完工,即拼湊出大里區北端最寬廣的景觀藍帶。
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旱溪排水康橋河段不僅是全國知名的水環境營造示範點,也是輕艇運動的訓練基地,今年國家首位參賽奧運輕艇選手張筑涵即在此練習;水利局在旱溪排水積善橋至中投公路橋之間善用河川腹地,地下興建礫間淨化處理設施,地表則形塑民眾休憩環境,以污水截流淨化處理手法大幅度提昇水質,同時多營造近六公頃的休閒綠地,一舉數得。

旱溪排水國光橋至中投公路河段爭取四件前瞻水環境工程進行整治,經費共計約五點六億元,水質淨化工程占有三件,為重中之重,預計完工後每日可淨化污水達兩萬七千噸,將河川原本嚴重污染等級之水質改善為中度甚至輕度污染,市民可以更容易近水、親水;此外,新建跨越旱溪排水並聯結南區及大里區之兩座橋梁(雲、彩橋),加強整體景觀綠美化、步道及夜間照明亮度,提供民眾於兩岸運動休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