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補助各大專校院成立資源教室聘請輔導人員,為身心障礙大專生扮演指路明燈的角色,透過適性教育及輔導, 提升大專校院特教學生適應生活及面對未來所應具備的態度與能力,讓學生具有一技之長,在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就讀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班三年級的田宜君不因身體功能缺損限制學習,選擇遠離熟悉的北部環境,積極學習感興趣的文學領域,學習過程中因有資源教室輔導人員從旁提供學習輔助及調整、在學生活協助、媒合工讀機會,為未來生活及就業做好充裕的準備。
因早產缺氧導致腦性麻痺、伴隨視覺障礙,由於視網膜病變,從小即高度近視,右眼因白內障失明,目前領有多重重度身心障礙證明。在台東大學兒文所,師長們細心處理與她相關的學習需求,從課程教材的選用、呈現到課程進行,皆以符合個人合適方向調整,適度減緩在閱讀時的眼力消耗,並熱心安排適切的工讀機會,提供經濟支持讓她能自食其力。
因為身體功能缺損導致生活及學習必須面臨許多挑戰,因此從她進入校園後,資源教室輔導員黃巧婷即主動積極了解她的學習需求,除協助借用電動輪椅、報讀機等視障輔具外,並就住宿及教室空間等進行需求評估,以及校外交通所需的復康巴士及無障礙公車預約及媒合,降低她在校生活及學習上的阻礙。
另外輔導員也協助及申請教育部特殊教育獎學金及其他民間單位獎助學金;讓她就學期間即為將來重回職場做足準備,促使她爭取到台積電駐校工讀生的機會,讓她無論在學業、生活及未來就業準備上能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