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新住民語文課以各國創意迎開學

文德國小越南語黃美滿老師用紅細繩綁著芹菜和青蔥給學生,當成開學的見面禮。(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開學了,新北市新住民語文老師為了要幫助學生盡速進入上課模式,運用母國文化的特色,如泰語老師透過靜坐靜心等,藉由儀式感讓更多學生盡快切換為專注模式;也有越語老師準備開學小物,勉勵學生好學,不僅學語文也學儀式,體驗異國文化。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一一0學年度國小至高中開設新住民語文九七0班、逾三五00名學生選習,是全國新住民語文開班數最多縣市,自開學一週以來,選習的學生莫不以雀躍的心情上課。為落實開學後校園防疫心措施,新住民語文老師全程配戴口罩教學,有關發音咬字部分會事先錄在手機或iPad,上課時讓學生看著螢幕上的嘴型跟著示範,老師則在旁修正學生的發音。

碧華國小教泰語的李金香老師表示,佛教不僅是泰國大部分人民的宗教信仰,也是道德禮數中重要的一環,人與人之間的問候採雙手合十,手的包覆形狀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開學時,李老師把這套互動儀式給學生當見面禮,指導學生問候手勢,教學生在教室禪定,靜心迎接新的開始。

華人文化中書包掛蔥、芹菜代表期許新的學習階段變得更聰明好學,越南文化裡也有類似的祝福,但意思略有不同。文德國小越南語黃美滿老師用紅細繩綁著芹菜和青蔥給學生,當成開學的見面禮,她表示「芹菜」在越南語音同「勤勞」,「蔥」在越南語音是「實踐」的意思,所以把這兩樣送給學生,希望能勤學並實踐所學。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住民語文老師將開學儀式與異國文化融入課程,並關心新北學子身心靈的安頓,用愛與創意展開美好的學習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