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四所學校申請教育部一0九學年度「美感生活學習地圖實踐計畫」徵選,經評選全數獲獎,其中青山國中小榮獲特優金質獎、深坑國中榮獲特優銀質獎、忠山實驗小學及介壽國民小學榮獲佳作獎。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四所學校近年積極推動美感教育,課程設計強調學習地圖系統思維及學習歷程,培養學生運用設計思考進行跨域、跨界整合,進而培養生命態度及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青山國中小校長王如杏表示,學校多年來積極推動美感融入課程,已蟬聯兩屆教育部「美感生活學習地圖實踐計畫」特優金質獎,也因推動這個計畫,青山的師生開啟一段對汐止在地有感的故事。
主要負責課程規劃的張晨昕老師表示,青山的孩子對家鄉汐止唯一的印象竟是淹水,所以第一年《灘音香徑》計畫便以此為起始,翻轉對淹水的負面印象;第二年《灘音相近》計畫,希望學生系統性思考,從人與自己、人與他人到人與環境,帶領學生覺察自己、同理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並與他人共好。參與計畫的國中部八年級楊家賢表示,學習到如何團隊合作與時間的分配,這都是寶貴的學習經驗。
其他三所獲獎學校的課程方案,如深坑國中「張飛客棧~深中救傷『鳥計畫』」、介壽國小「介壽小桂蝶蛻變之旅」及忠山實驗小學的「小學區,大學校,創建美學新天地」,獲獎學校共同發展特色,就是讓美感不再侷限於藝術人文,而是以課程進行跨域整合,引導學生透過覺察省思進而發現問題,並運用系統思考定義問題,最後經由美感素養的建立解決問題。透過跨域課程之實施,讓孩子跳脫書本框架,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跨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