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同步整修 古蹟西市場周邊景觀不搭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直轄市定古蹟西市場」古蹟本體整修即將完工,但接壤的西市場舊有攤販區仍是鐵皮屋,宛如兩個世界。立委陳亭妃、市議員陳怡珍七日實勘,要求不論是市場改建或是區內步道舖面整建工程,經濟部都要協助經費,舊有市場的改建規劃設計也應與古蹟本體融合,才能讓大家重溫兒時的記憶「大菜市」。

市定古蹟西市場,第一代建於日治時期的一九0五年,現存鋼筋混凝土建築本體是第二代,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完工使用至今。因市場位於五條港周邊,成為當時南台灣最大市場,眾商雲集,台南人慣稱「大菜市」;古蹟西市場歷經三年修整,主體建物今年四月完工,為完整重現西市場風華,後續由市場處接手辦理裝修及西市場街廓改建工程。

陳怡珍表示,日前接獲西市場自治會會長劉昭輝、副會長葉榮華的陳情指出,古蹟西市場範圍包括市場本館、西市場外廓賣店,以及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整修已完工,但市場部分未同步辦理整修,形成與古蹟區銜接處景觀非常不搭調,還有西市場區內通往西門路、正興街、國華街的步道也未整建,顛簸難行。

陳亭妃邀集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及台南市府市場處等共同實勘,發現未整修的西市場建物與緊臨的香蕉倉庫顯得非常突兀,而區內通往周邊道路的三條破損步道,也未連同古蹟整修工程一併整建舖面,確實需要中央的協助。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助表示,請市場處提報計畫經濟部會全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