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孩日 巡禮北市道路女力地標

寧夏路上的「靜修高等女學校」,是天主教會在台灣創辦的第一所女子中學,在去年為因應少子化及性別平權,正式更名為「台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摘自市府影片)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國慶連假最後一天十月十一日是「台灣女孩日」,台北市道路有豐富的女性故事,值得讓去了解與流傳,不妨趁著連假,到大稻埕來一場女力地標巡禮吧。

第一站是歸綏街的「大稻埕公園」,又名李臨秋紀念公園,李臨秋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在兩性保守的年代,寫出許多代表當時女性心聲的歌曲,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望春風」,就是由李臨秋作詞。

寧夏路上的「靜修高等女學校」,是天主教會在台灣創辦的第一所女子中學,天主教道明會的西班牙籍神父根禮孟德斯於一九一六年在當時的台北大稻埕蓬萊町購地興建校舍,吸引不少富家閨秀就讀於此。在去年為因應少子化及性別平權,正式更名「台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

過個街口,就到了一樣位於寧夏路上的「蓬萊國小」,是台北市第一所女子公學校。現在的蓬萊國小和太平國小,是日治時期大稻埕的兩所明星學校,蓬萊國小前身是只收女孩的「大稻埕女子公學校」;太平國小前身是只收男孩的「大稻埕公學校」,所以在當時有「太平公、蓬萊嬤」之說。

來到大稻埕一帶,一定不能錯過位於迪化街上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經歷百年傳承但遲未擴建,據說是因坐落於「雞母穴」,此一說法也有「女的多半會發」這種說法,因而連帶周邊商家的發展多半是女性相關行業。

延平北路上的「大千百貨」,於二00五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大千百貨所在地前身是康樂醫院,是由台灣第一位外科女醫師謝娥設立。謝娥也是當時台灣最耀眼的女性政治人物。

一旁同樣於延平北路上的「黑美人大酒家(舊址)」,現為森高砂咖啡館,黑美人大酒家最是萬里紅公共食堂,後來改名黑美人大酒家,見證早期台北酒家歷史及休閒飲宴文化,在休閒經濟、地域文化各方面都有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