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宗聖扶輪社與台北關渡扶輪社共同主辦「兒權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

雲林縣北港宗聖扶輪社與台北關渡扶輪社共同主辦「兒權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為了讓台灣的兒少有更多的管道習得兒童公約的宗旨、內容與意義,「兒權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是以高中生為主體,由雲林縣北港宗聖扶輪社與台北關渡扶輪社共同主辦,國立北港高中、國立虎尾高中、社團法人雲林縣婦幼關懷協會協辦。課程是要讓參與的兒少知曉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的撰寫與提交方式,並嘗試發現自身生活中與兒少權利有關之議題、問題,透過實證研究,提出將如何改變社會、如何將兒童權利公約真實落實於自身生活之具體策略。

雲林縣北港宗聖扶輪社社長蔡文瑞:今年的國際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希望藉由學子們的學習,在行政、立法、司法不同面向切入,讓學子們了解兒童權利在不同機關部門現行的落實概況,慢慢提升台灣社會以後的軟實力。感謝北港宗聖扶輪社社友蔡岳儒議員的提案,以及全體社友們的全力支持,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廖宗聖教授和指導老師們的奔波促成,北港高中江耀淇校長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台北關渡扶輪社社長方建錩:「感謝兄弟社北港宗聖扶輪社邀約協同舉辦 國際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今年RI社長主題 扶輪有愛 行善最樂,此次法務培育學習計劃是讓各校的精英實際在行政、司法、立法面學習,共同完成國際兒權公約報告。國際扶輪人支持在7大領域持續投入人力、資金,創造更美好 祥和的世界,兒童教育的投入是更能奠定國家未來昌盛的基石。

今年年底,我國必須提出官方版本的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而在明年二月底之前,參加培力營的團隊將提兒少版本的國家報告,由國際專家進行審查。這將是台灣第一次,由兒少自主討論研究、分析及撰寫的兒少權利議題或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另外,這次活動特別透過北港宗聖扶輪社、關渡扶輪社的支持,在資源相對稀少的雲林縣,屬於偏遠地區的北港高中辦理,意義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