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原訂五月二十七日及六月八日舉行第二及第三場海葬活動,因疫情影響調整至十月十二及十三日辦理,分別為八名往生者送行,由家屬將摰愛的親人骨灰拋灑入海,並灑上鮮花,讓先行者圓滿安息大海。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民眾選擇多元環保葬方式,藉由思念緬懷摰愛的親人,不僅減化繁複祭祀,還能維持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吳世瑋指出,現代人殯葬自主觀念逐漸提升,除傳統土葬、火化晉塔外,台中市自一0五年開辦海葬活動以來,經過多年推廣,民眾參與度日漸提高,人數也逐年攀升,為提供民眾更多參與選擇,每年舉辦場次也由原先二場次增加至四場次,而參與的家屬也會主動提供將海葬相關訊息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大家更瞭解海葬儀式,並降低大眾對海葬的陌生與畏懼,海葬也逐漸民眾安排身後事的一種新選擇。
南屯區廖小姐表示,曾在電視媒體上觀看樹葬及海葬的介紹影片,覺得海葬相當環保,加上近日配合台中市公墓遷葬綠美化計畫,將家中祖先遷葬起掘後,得知台中市也有辦理海葬活動,便為五位遷葬祖先申請參與海葬活動。廖小姐並說,家中人丁稀少,藉此讓長輩安眠於大海,既環保也免去未安置的牽掛。
另一位先行者家屬陳先生則說,父親生前喜歡大海,平日也常常到台中港海域釣魚,為繁忙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想到父親對大海似乎有著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便為父親申請海葬活動,讓父親回歸大海的懷抱,與大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