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教育中心「從地圖認識台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智慧手機普遍後,方便了許多人,即使是要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使用google map就可以順利找到要去的地方,地圖已經融入民眾生活中,為了讓小朋友對地圖有更深的認識,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自即日起至十一月七日止,舉辦「從地圖認識台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

在平日生活中,舉凡旅遊、找路、社群網站的打卡服務、訂餐送餐、叫車服務、車隊管理、親子老人安心守護、運動軌跡、周邊搜尋等各項生活服務,都需要地圖作為基礎。北市教育局說,這項特展是一場適合學童與家長,可共同觀賞、寓教於樂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到鄉土中心二樓特展室參觀。

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表示,展覽特別邀請國內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萬華在地老企業「大輿出版社」,以系統性方式介紹早期民間業者繪製地圖的過程,從手工紙本地圖進入到電子地圖的演進,讓大家了解地圖繪製產業的沿革、變遷、及轉型的契機,並以內政部發行的民國八十三年到九十五年間不同年代的航照圖拼接出大台北地圖,從這些珍貴的航照圖鳥瞰過去的台北,更加認識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

展覽共規劃有「空中看台北、找找你的家」、「以前怎麼畫地圖?怎麼大量印刷?」、「大台北地圖-過去VS.現在」、「從傳統紙圖到電子地圖」、「總統專用的世界地圖」等展區。展場中展示出以前繪製地圖的透明片手工原稿,可以看到沒有電腦繪圖時代的繁複製圖技術,是以純手工的繪圖、照相打字、剪字貼字、製版、印刷等一道一道的工序,費工耗時才能完成一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