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在地綠營響應認為有助新竹教育與交通發展,但是新竹市議會時力黨團市議員蔡惠婷、林彥甫與廖子齊二十一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合併升格並非教育萬靈丹,也是本末倒置」,呼籲林智堅不用等合併升格,現在就可以開始著手改善,正視新竹市教育的發展困境。
市議員蔡惠婷提及,新竹市人口最多的東區,學區爆炸問題難解,但學區檢討劃分卻裹足不前,新竹縣則早已強力執行居住事實查核,新竹市家長只能捨近求遠,讓孩子跨區就讀。希望林市長站出來回應,終結新竹市家長的痛苦與壓力!
蔡惠婷也提到,學區檢討最根本問題還是應該推動各校均質發展,每間離家近的學校都是最好的選擇,同時調整學區、加強居住事實查核,不該老是喊合併升格,應該正視眼前最根本的問題。
林彥甫則說,一0八課綱的選修課程,市府應積極推動跨校選課,但新竹市公車班次不密集,讓跨校選課出現瓶頸,同樣對比新竹縣,竹縣府早就補助學校交通車費用,已有三校合作跨校選修,讓孩子有機會多元適性學習,這同樣不用等合併升格就能做!
出身香山區的廖子齊也為代理老師發聲,苗栗縣代理老師聘期十一個月,但新竹市聘期僅有八月二十日到隔年七月一日,無形間造成人才流動,香山區學校多屬不山不市,有缺額到了十多招都招不到,苗栗縣財政不比新竹市,為何仍能給代理老師更好待遇,可見改善代理老師勞動條件不用等升格,癥結全在首長意志、窮不能窮教育,市府如果不願意投資教育,升格拿到再多錢也是空談。
對此、市府回應,「議員所提的校際資源整合議題,透過大新竹合併,更能做資源整合」,例如竹市各校透過線上學習進行教育資源共享,若縣市合併,學生能有更多元的課程選擇,另竹縣市合併升格增加預算分配,也能比照直轄市,提供代理教師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