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讓民眾了解亞洲港口城市海洋歷史的共生關係,財團法人文化台灣基金會、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與基隆市文化局會攜手合作,舉辦了「流轉的島嶼記憶」展,展覽自即日起至十一月七日於基隆太平青鳥書店三樓展出,邀請民眾一起\讀台灣基隆、菲律賓馬尼拉及馬來西亞檳城三個港口城市的發展脈動及集體記憶。
三十日由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蕭宗煌、台灣亞洲交流基金董事長蕭新煌與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共同參與了}幕茶會。
陳靜萍表示,基隆身為台灣國門、是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重要的國際地理指標,同時也是海洋城市的典範,《流轉的島嶼記憶》成為基隆太平青鳥}幕後的首展,別具意義。
陳靜萍指出,近幾年基隆以文化治理作為都市發展的脈絡,成果逐漸浮{。配合大基隆歷史場景再{整合計畫,基隆西岸的生活場域為三大區域之一,透過俯看的角度,得以見證基隆港內船隻的進出往返,也一同駐足港口,學習與海洋緩緩共讀,不同城市之間的交錯命運、集體記憶與文化連結。
文化局提到,這次展覽由財團法人文化台灣基金會、財團法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與基隆市文化局發起,以基隆太平國小幾經轉變的空間,做為階段性交流與共讀基地,展{港口城市之間史料研究、文獻與物件遙相對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