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環保署一日舉行「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第三次初審會議,會前立委陳椒華、邱臣遠以及基隆市議員王醒之、陳薇仲、張淵翔等共同召開記者會,嚴正譴責整體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政策未能妥善規劃,導致基隆外木山海域將因興建第四接收站填海造陸,造成天然海岸、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遭受嚴重破壞,呼籲全面檢討天然氣接收站政策與規畫,不要再讓天然海岸與海洋生態被迫犧牲。
立委陳椒華表示,天然氣第四接收站計畫設在協和電廠外海,也就是在外木山海岸的起點,興建突出海岸近一公里高十四公尺的堤防,在堤防內填海造陸十八點六公頃以作液化天然氣船卸收碼頭,設置兩座十六萬公秉天然氣儲存槽,將會埋掉七萬多株珊瑚、趕走上萬尾魚類和以此處為棲地的保育類玳瑁龜、綠蠵龜,傷害外木山沿岸漁業,甚至牽動北部三分之二重點漁場北方三島的漁業資源。
立委邱臣遠表示,協和火力發電廠在基隆市中山區基隆商港的旁邊運轉了四十四年,不止影響基隆都市景觀、民眾健康,也影響基隆都市發展、觀光發展與基隆港區發展,可以說是基隆都市大毒瘤;「能源政策與環境生態並非二元對立,能源轉型需要不斷與社會溝通」邱臣遠說,如果協和電廠連協商都不能,不排除直接訴求反對協和電廠繼續荼毒基隆民眾,把協和電廠趕出基隆市區。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認為,協和電廠的更新改建環評案嚴重背離能源白皮書中四大綱要中的「環境永續」和「社會公平」,並質疑燃油發電逾四十年卻換來填海造陸的能源轉型方案,真的需要這種毀滅性的方案嗎?還是只是台電最便宜行事的方案?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前任環評委員鄭明修、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想要促成整併三、四接在台北港,但中油和台電因其本位主義拒絕,顯示整併是有可能的,奉勸台電放棄本位主義,及早促成三、四接整併在更適合的地方。
最後,基隆市議員王醒之、張淵翔與陳薇仲呼籲全面檢討接收站設置政策,退回協和電廠填海造陸最爛方案、環評會勿讓幫錯誤接收站政策背書,守護基隆僅存最長的天然美麗外木山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