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鍾孫霖 分享地質探索之旅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藍海講座」邀請中研院地球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鍾孫霖院士,以「他山之石:一個地質學者的絲路之旅」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他與團隊超過二十年到西藏、高加索、伊朗等地的地質調查之旅,鼓勵海大學子在這資訊充斥的時代,要在大學時代建立自己獨立思考的判斷力和人生觀,擴大自己的視野,看到更真實的景象。

海大校長許泰文表示,鍾院士專長為岩石地球化學動力學、火成岩成因學,對於大陸板塊構造和相關岩漿活動的認識有相當大的貢獻,地質學家在大地工程建設非常重要,探勘調查以評估建築施工及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海大也希望延聘鍾孫霖院士為地球科學研究所的榮譽講座教授。

鍾孫霖表示,地質調查最有樂趣的是在世界各地走動、看到各地的風貌及文化,演講過程中並秀出西藏、伊朗、土耳其等地的美景,並介紹許多以板塊交界處為背景拍攝的電影,鍾孫霖強調,做研究不是說遊山玩水,實際上的辛苦冷暖自知,並勉勵海大學子若對板塊移動有興趣可以往地質調查進修。

對地質學家來說,就是希望透過石頭採集調查瞭解過去地質的狀態,測量年齡、以岩石學與地球化學分析當初的地質作用,結合各種證據,最後回推當初演化的過程;鍾孫霖說,做地球科學研究其實跟偵探辦案是一樣的,福爾摩沙常常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線索,用最新的儀器和設備做「摩登地球化學」,讓我們有更高的解析度,可以得出更多的解釋。

鍾孫霖強調,視界越大,世界越小,觀察細節並理解全貌,才能放大自己的視野,最後並引用台灣出生的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的生命態度,勉勵在場學生,要懂得創造自己的獨特性,勇敢的走出台灣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