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目前社會中養有寵物的民眾不少,但城市裡街頭巷尾也有不少被民眾棄養的毛孩,不但要掙扎求生令人不忍,也造成不少社會髒亂及問題;動物園強調,活體動物可不是物品,若是下定決心要養寵物,就應該負起責任照顧牠們到終老、切勿隨便棄養。動物園目前在兩棲爬蟲館內新設置的常設展,就特別分享「養寵物之前需要了解的事情」給想要養寵物的大、小朋友們,共同思考飼養前的準備工作。
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民眾在網路上或寵物店裡也容易看到自己喜歡的動物,然而飼養寵物絕沒想像中簡單,飼主除了需要評估自身條件、經濟狀況是否適合飼養寵物,還要考慮是否能持續提供良好且適當的照養環境等。

動物園說,在將寵物帶回家飼養前,有許多注意事項—了解該物種對於生活環境、空間及食物的需求,並做好居住環境的準備等,有了完善的事前準備,能提升寵物們轉換到新環境的適應性。以飼養爬蟲類動物為例:爬蟲類為外溫動物,牠們沒有體內調溫機制,而是利用外在環境來調節體溫。野生的爬蟲類會藉由曬太陽使體溫上升;相反的,也會躲在陰涼處來降低體溫,因此飼養爬蟲類時,必須提供具有多種溫度的微環境,讓牠們可以自由選擇並調節自己的溫度需求。
動物園強調,除了準備好適合照養寵物的環境設施,還需要對該物種的成長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動物寶寶常因為小巧的外型受人喜愛,當寵物越長越大、甚至出現疾病,部分飼主的興趣很容易逐漸消退,從而導致隨意丟棄放生的行為。
寵物就像家人一樣,動物園指出,牠們用著自己的一輩子陪伴著我們,所以更應該用心照顧牠們,飼養前務必思考寵物帶來的利和弊,才是個負責任的好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