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婦女曾遭親密伴侶施暴

18至74歲女性調查顯示 精神暴力16.76%最高 經濟、性、跟蹤騷擾等3型態略增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傳出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施暴,婦女遭暴力議題引發關注。衛福部30日指出,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台灣每5名婦女就有1人曾遭受親密伴侶暴力,其中以精神暴力最多,其次是肢體暴力。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昨日舉辦記者會,公布每4年進行一次的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最新調查報告,調查對象為18至74歲女性。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74歲曾有或現有親密伴侶的婦女,遭受伴侶暴力的1年盛行率為8.99%,終生盛行率為19.62%。換言之,每5名婦女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

另,調查指出,在各種暴力型態中,以精神暴力盛行率16.76%最高,其次依序是肢體暴力7.97%、經濟暴力7.20%、性暴力4.85%、跟蹤及騷擾4.80%。值得關注的是,經濟暴力、性暴力、跟蹤及騷擾等3種暴力型態呈現微幅增加,增加幅度在0.42%–0.95%之間。

衛福部表示,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已逾20年,家庭暴力防治法對於肢體暴力和精神暴力有諸多防治及宣導,惟經濟暴力是104年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後才新增明定之暴力樣態,仍需加強宣導及防治作為,另隨著網路及科技設備的普及,運用數位工具所進行的騷擾行為也值得留意。

在106年與本年2次調查,精神暴力皆占最多數,甚至比肢體暴力高出2倍之多。在受訪者中,精神暴力出現最多的是「伴侶曾疏忽你或對你冷漠相待」(占42.2%),其次是「伴侶隨時要知道你的行蹤」(占34.1%),第3是「伴侶曾侮辱你或讓你覺得自己很糟」(占32.3%)。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表示,由於精神暴力形式多樣,從最明顯的言語暴力到很隱晦的冷漠忽視,受害者精神上的痛苦是慢慢地積累,甚至不會意識到,但長期下來仍會對其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及工作表現發生重大影響。

針對高嘉瑜疑遭男友施暴一事,張秀鴛說,親密伴侶暴力是全球性問題,暴力無所不在,但不論任何人使用暴力就是不對,不能讓暴力如影隨形,所有人應勇敢向暴力說不,任何人都要有「譴責暴力、給予被害人支持與關懷」的觀念。也呼籲鄰里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留意關心社區中發生的家庭暴力並協助撥打113通報,一起打造零暴力環境。

即時

〈中華副刊〉什麼?

詩/靈歌 圖/王佳彬 雨需索過山後 ...

〈中華學園〉金剛鸚鵡

台中市梧南國小四年甲班   ◎童若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