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展,以宏觀的角度,拉開臺灣工藝發展的百年光譜,重探於政治、社會、經濟等人文脈絡影響下,關於臺灣工藝的過去、現在以及邁向未來的進行式即日起於該中心生活工藝館展出,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同穿梭時空,看見臺灣工藝文化百年的演繹,走過工藝百年光譜 ,重思工藝的價值,閱讀臺灣工藝的光陰故事。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指出,二次戰後臺灣工藝迎來「生活即製造」的手工業時代,歷經自給自足式的生產模式,直到一九七0年代擴大外銷,代工或代設計生產外國的生活用品,像是裝飾陶瓷、耶誕禮品、玩具等,此階段「客廳即工廠」的特殊景象成為了民間共同的記憶。

一九九0年代以後,臺灣社會經濟劇烈轉變,接續以傳統工藝、原民工藝、社區地方工藝、設計與工藝等多樣化的「生活文化進行式」單元呈現,臺灣工藝並在產業創新趨勢中,不斷地進化提升,結合例如設計、科技等跨域能量研發創作,而產生新的價值。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表示,本展以工藝為主體,從百年的時間尺度切入,觀看、感知而直入臺灣工藝,引出各個時代工藝所蘊含的人文價值;二0二一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以「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呼應百年前的文化啟蒙、承先啟後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