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前女助理染疫 研判未外擴 沒必要超額準備抗病毒藥 第3劑間隔縮短 再研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研院前女助理染疫,目前研判並未向外擴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2日表示,在疫情阻絕及疫苗施打雙管齊下,希望春節專案後開始往降級方向走,也沒有超額準備抗病毒藥物的必要。
陳時中表示,變異株Omicron傳染性變強,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嚴重度會變強,反而有些相關證據似乎指向,嚴重度在減輕中,但仍不能掉以輕心,一步步走好,至於重症情況,大概再1、2週就會有很多科學證據出來,只要維持邊境嚴管手段,應可以有相當程度阻絕。
一波一波疫情下,陳時中表示,病毒減弱也許是未來人類的希望,但目前還是採取防守戰,把該準備的準備好,希望安然疫過一波一波疫情,回到正常的生活。
至於何時可以降級,陳時中說,不會遙遙無期,希望春節專案完畢後,就開始往降級的方向走。
此外,對於有專家建議抗病毒藥物應增加至總人口20%,陳時中坦承,沒有準備到那麼多,原因是目前台灣染疫情況即使加上境外移入案例,是每10萬人約70人,染疫人數是1萬6816人,但以總人口20%就是470萬人,他不認為目前台灣疫情狀況有需要超額準備。
因此,陳時中認為,目前防疫重點是疫情阻絕及疫苗施打。強調除了民眾盡快打疫苗,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國家也會開始準備抗病毒藥物。目前已與默沙東簽約,輝瑞部分因藥證目前仍不完全,但看起來輝瑞的效果應比較好,兩者的購買比例正在調整。
另外,國內出現Omicron境外確診案例,有專家建議,第3劑疫苗應由現行的間隔5個月縮短為3個月,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將納ACIP會議,交由專家評估執行必要性。而陳時中則表示,現階段全民皆可在施打第2劑疫苗間隔5個月施打第3劑,幾乎所有第1類高風險人員早已符合接種第3劑條件,「再縮短意義不大」,他仍傾向維持全民第3劑間隔5個月施打。